華東水,泥大幅降價,并不改變行業景氣向上趨勢,繼續做多水泥股:上周江浙滬皖水泥下調50-60元/噸,熟料價格下調150元/噸左右。此時下跌緣于戰術上對外來熟料的定點打擊和淡季來臨,幅度較大體現的是12月份急速拉漲的回歸。
合理水泥價格是多少?我們認為目前價格已經接近合理,未來兩周市場會緩慢找到底部。緊接而來的是錯峰停窯,元宵開工之后低庫位和供給緊張將導致價格重新上漲。從全年來看,供給側仍嚴格,地產逐漸放松提振需求韌性,水泥景氣將維持震蕩向上,并有望創歷史新高。
經濟新常態下,需求端不具備大幅下滑的風險;近期地產政策放松將進一步提振需求側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指出我國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制造強國、區域協調、鄉村振興、全面開放。我們認為2018年整體經濟運行的基調仍將是在穩定中的結構調整,當前作為經濟支柱的固定資產投資不會被偏廢,增速可能會放緩,而需求的總體量仍將在高位維持,水泥、玻璃等傳統周期建材的需求不具備明顯下滑基礎。而近期部分二三線城市地產政策的放松,將進一步提振市場對于需求側的預期。
環保壓力不減,供給側仍將是行業盈利的核心抓手,低庫存和產能緊平衡下,景氣維度將被明顯拉長:我們認為2018年我國仍將在“綠水青山”的思路下,嚴格控制經濟發展質量、重視環保,近期環保督察組向其督察省份反饋意見,從針對各省份提出存在的環保問題來看,環保督察依然保持嚴格態勢,各地也積極反應表態落實反饋意見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方案,后續的環保督察以及2018年對問題整改的“回頭看”等工作預計將常態化,環保壓力不減;2016年以來的供給側改革大方向仍將得以延續,如水泥行業對于從原材料-熟料-水泥整條產業鏈的控制都在進一步增強,而中期維度的供給側改革方案已經出臺;玻璃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標準出現提升,針對小散亂企業的整改也在進行中。我們認為產能嚴控、較低庫存的運行狀態將成為周期建材2018年的共同特點,而嚴禁新增、淘汰落后也將成為2018年全行業的主旋律。傳統周期建材的供給端端存在較強的安全邊際,行業盈利有望進一步提升。
淡季不淡,低庫位之下水泥行業景氣持續向上:水泥板塊的當前估值,并未反映四季度水泥價格大幅上漲對明年盈利中樞抬升的預期;而全國水泥庫存呈現持續下滑態勢,為近年最低水平,春季錯峰繼續嚴格之下,今年上半年供給會更加緊張,旺季到來后水泥價格有望創新高,我們認為隨著行業供需格局的好轉和當前供給側的嚴格控制,淡季不淡,而今年全行業整體盈利中樞有望進一步提升,水泥行情有望加速。
【行業觀點】
水泥價格環比回落,維持高位,為節后上漲打下基礎,繼續看好水泥跨年行情。進入年末,需求隨季節性規律開始逐漸向淡季過度,同時伴隨限產因素逐漸緩解以及下游攪拌站年底資金回籠導致開工率下降等因素影響,水泥供需最緊張的時期已經度過。水泥價格將在次高位置逐漸穩步;而全行業低庫存的運行情況將為明年一季度開春后的水泥價格表現奠定良好基礎。上周水泥全國均價為412元/噸,環比回落0.7%,上漲區域主要集中于西南成都,下跌主要是華東區域。
中期看2020年之前水泥行業需求將整體維持穩定,供給側推動行業供需格局持續向好,龍頭價值屬性有望不斷增強。全年水泥行業整體產能約束不會放松,需求平穩、低庫存和供需緊平衡背景下,價格旺季易漲而淡季難跌,景氣將被明顯拉長。從細分區域看,華東和華南地區具備較強的經濟活力和較大的需求總量,同時行業競爭格局較好,未來水泥價格維持高位的可能性較強,甚至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趨勢;而當前相對弱勢的北方、西南地區,隨著需求釋放和行業格局的進一步優化,整體供需關系也將持續向好,區域內企業盈利具備向上彈性。同時中期供給側改革實際產能去化的落地,也將加速水泥行業供需關系和產業格局進一步向好。
我們認為,建立在當前建材周期品整體供需已然相對緊張的情況下,短期超預期的限產,將有望持續推升市場對行業龍頭盈利彈性的預期。而中期在供需穩定向好,而行業格局進一步集中的過程中,水泥龍頭企業的盈利彈性將進一步顯現;橫向比較消費和成長,周期龍頭的估值仍較低,隨著水泥行業盈利的周期性減弱,可持續性增強,龍頭的價值屬性有望凸顯,迎來估值業績的雙升。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