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建設有望盡早“開花結果”。
1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根據會議要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抓住關鍵的標志性工程,力爭盡早開花結果。此舉也意味著 “一帶一路”建設釋放出更加積極的信號。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等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大戰略,有助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搭建國際性的改革開放平臺,以合作促進開放,以開放擴大合作。
民生證券研究認為,根據規劃,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鐵路線路總長已在1萬公里左右,按照目前每公里建設3000萬~5000萬元的投資額來看,預計涉及總投資在3000億~5000億元左右。而據興業證券測算,亞太區域未來10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潛在空間巨大。
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高層主推之下,醞釀一年之久的“一帶一路”建設正持續迎來利好消息。近日,有消息稱,9月底上報國務院的“一帶一路”規劃有望于11月中旬出臺。
1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也簡稱“一帶一路”規劃,其中 “一帶”指向西推進、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一路”指向東南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和中亞等國家的臨海港口串聯起來。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