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熱點 » 正文

      高層密集發聲,多地劃定時間表處置“僵尸企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8  瀏覽次數:13
      核心提示:  處置“僵尸企業”正取得積極進展。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近日表示,去年國有企業清理退出“僵尸企業”4977戶,涉及資

       

       
       
        處置“僵尸企業”正取得積極進展。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近日表示,去年國有企業清理退出“僵尸企業”4977戶,涉及資產4119.9億元。

        8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賀小榮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去年全國新受理的破產案件數量比2015年上升53.8%,破產案件啟動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則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地方政府也在加大處置“僵尸企業”力度,部分省份明確了2018年或2019年完成處置“僵尸企業”的時間表。

        處置“僵尸企業”防范“灰犀牛”

        “僵尸企業”背負著包括銀行貸款、債券等在內的大量金融債務。處置“僵尸企業”已成為防范“灰犀牛”事件的重要任務。

        在2015年底,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多次表態處置“僵尸企業”。在今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少省份明確了今年處置“僵尸企業”任務,部分省份還列出了具體指標,例如浙江完成處置300家“僵尸企業”;北京支持分類處置50戶以上“僵尸企業”;山東計劃完成處置第二批“僵尸企業”124戶;湖南要完成省級層面“僵尸企業”清理任務的50%。

        從地方上看,目前部分省份進展明顯。今年7月26日,江西省國資委主任陳德勤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江西省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中的570戶“僵尸企業”已處置384戶。江蘇省國資委信息顯示,在2016年清理退出“僵尸企業”22戶基礎上,上半年江蘇又清理退出8戶。

        去年寧夏國資委參考國務院國資委“僵尸企業”認定標準,統計匯總“僵尸企業”19戶,截至目前,19戶“僵尸企業”中有1戶企業已扭虧為盈,1戶企業已注銷關閉,3戶企業正在全力重組盤活,14戶企業正在履行解散注銷或破產清算程序。

        而在全國層面,2016年國有企業清理退出“僵尸企業”4977戶,涉及資產4119.9億元。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主任郝玉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2015年底各地主要是摸清‘僵尸企業’底數,去年到今年是集中處置時期。明后年將進入收尾階段,但剩下的任務量都是‘硬骨頭’。”

        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當前處置“僵尸企業”進入攻堅期,部分省份已提出完成任務時間表。寧夏國資委稱,將繼續加強工作督導,確保2018年底完成“僵尸企業”處置工作目標。河南省政府近日印發《河南省化解過剩產能攻堅方案》,明確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168家省屬“僵尸企業”(空殼企業)處置任務,到2019年,省屬企業和各地“僵尸企業”處置工作基本完成。

        湖南省國資委副主任張美誠在8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已經擬定了“僵尸企業”處置方面的工作方案,該項改革即將全面鋪開。

        河北省也在7月28日提出,抓住去產能這個“牛鼻子”,全面排查鋼鐵等方面的“僵尸企業”,確保落后產能應去盡去、“僵尸企業”應退盡退。

        組建國資投資運營處置平臺

        在市場體制成熟的環境下,“僵尸企業”退出多經過破產的渠道。但在此前幾年,我國通過破產渠道退出的企業卻并不多。

        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4年,全國法院受理的破產案件不到2100件,前年才1998件,但是每年在工商局注銷執照的有70多萬家企業。這就說明,現在以行政方式退出的企業占絕大多數,通過法律渠道破產的企業不到0.3%。”

        在高層密集發聲要求處置“僵尸企業”的背景下,當前破產案件明顯增加。8月3賀小榮在介紹推進破產審判工作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2016年,全國新受理的破產案件數量比2015年上升53.8%。

        在處置“僵尸企業”方面,賀小榮介紹,破產審判組織專業化的提升,大大促進了人民法院依法處置“僵尸企業”的質量與效率,如廣州中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自去年底成立以來,全面摸查“僵尸企業”基本情況。截至目前,已經推動164家省、市屬國有“僵尸企業”進行立案審查,其中104家“僵尸企業”已經進入法律程序。

        實際上,除了破產退出,處置“僵尸企業”的方式還包括重組、托管等,并不是所有被處置的“僵尸企業”都只有退出一條路。江西省處置的384戶“僵尸企業”,主要方式包括通過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淘汰落后產能等。

        郝玉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講述了他在江西等地調研“僵尸企業”的情況時提到,租賃、托管等多種方式幫助虧損企業扭虧。當地一些虧損企業,不愿意被兼并或主動破產,但是這些企業可以選擇由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租賃或托管,一方面能夠幫助虧損企業脫困;另一方面,也可以待時機條件成熟后再進行兼并重組。

        當前,部分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陸續組建,國資投資運營平臺也為處置“僵尸企業”提供了渠道。

        7月31日上午,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揭牌成立,在談到投資運營公司的主要任務時,山西省省長樓陽生表示,要科學有序推動國企專業化重組,推動“僵尸企業”市場化出清。

        業內專家表示,通過投資運營平臺的渠道處置“僵尸企業”,能夠針對企業的不同資產,區別對待,盤活存量資產,退出了劣勢企業,有效促進了資源整合,提高了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