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安徽省內停限產執行將造成供給受限,由此產生的供給缺口,或由臨近省份流入彌補,進而帶動臨近省份的需求及價格提升。華新水泥在湖北的產能占比超50%,而湖北熟料沿江很容易實現向安徽的銷售,利好華新水泥;中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中聯水泥在江蘇以及浙江也有較多產能分布。此外海螺在鄰近江西、浙江及江蘇地區均有產能分布;上峰在浙江也有產線。
事件描述:
近日安徽省發布1-7月全省大氣污染治理通報,全省PM2.5平均濃度比2016年同期上升8.3%。其中16個地級市中,銅陵、亳州等11個城市出現上升。隨后銅陵、宣城等多地出臺了《采取超常規措施確保完成省政府確定的2017年空氣質量目標工作方案》。安徽銅陵出臺的文件中著重強調:實施重點廢氣排放企業限產、停產。超常規措施實施階段,全市范圍內的水泥、有色金屬冶煉、鋼鐵(球團)、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嚴格落實限產30%措施。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事件評論:
PM2.5難降,階段性限產力度大。PM2.5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度下降,預計年底之前安徽都將會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銅陵市在方案中提出,“全市范圍內的水泥企業嚴格落實限產30%的措施”;而宣城市更進一步,“提出對區域內水泥企業實施50%以上力度的停限產”。目前銅陵市共有熟料產能1736萬噸,其中海螺水泥1271萬噸、上峰水泥465萬噸;宣城市水泥產能1271萬噸,其中海螺651萬噸、南方水泥620萬噸。僅測算目前已出臺方案的兩市,將減少產能1466萬噸,占比安徽全省產能11%。保守估計如果其他城市按照銅陵方案執行,則從10月1日~12月31日,全省將減少30%產能。
區域環保限產+北方錯峰停產,華東價格彈性想象空間大。一般來說四季度為安徽及整個華東地區的需求旺季,而在兩市出臺的方案中,并未像2+26秋冬季大氣治理方案中提出停止土石方工程施工等,所以環保措施對需求的影響會小于北方限產;而同時北方在11月將陸續進入冬季錯峰停產,由此帶來的供給缺口也將會由蘇皖鄂幾個省份來彌補。因此安徽截止到年底的停限產,將會使區域出現階段性的供需不匹配,由此將進一步提升水泥上漲彈性。進入旺季之后華東價格已有兩輪上漲,隨著需求環比改善,而供給控制日趨嚴格,我們預計價格在四季度還會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投資角度如何看待安徽停限產?安徽省熟料產能共1.33億噸,其中海螺水泥7911萬噸、中國建材1922萬噸、上峰水泥775萬噸。我們認為安徽限產會利好海螺和上峰:對于海螺,其在安徽產能分布占其總產能的40%,保守估計假設50%停產,則影響總產能20%,目前海螺噸凈利約為50元,進一步考慮其在華東產能占其總產能的48%、增值稅率17%以及所得稅率32%后,華東價格上漲35元即可抵銷安徽產能受限影響;對于上峰同樣如此,其在安徽的產能約占自身產能的80%,同樣假設限產50%,上峰噸凈利與海螺接近為50元/噸,其在華東產能占其總產能的85%,則華東價格上漲40元即可抵消限產影響。參考2010年華東限電時水泥價格在Q4上漲了近150元,我們預計華東在今年四季度的漲幅也會比較可觀,一輪漲價便有望消除限產影響。
未來安徽省內停限產執行將造成供給受限,由此產生的供給缺口,或由臨近省份流入彌補,進而帶動臨近省份的需求及價格提升。華新水泥在湖北的產能占比超50%,而湖北熟料沿江很容易實現向安徽的銷售,利好華新水泥;中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中聯水泥在江蘇以及浙江也有較多產能分布。此外海螺在鄰近江西、浙江及江蘇地區均有產能分布;上峰在浙江也有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