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資源和環境問題對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日益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都積極追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綠色”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作為我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確定了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工業強基、高端裝備創新、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五大制造業工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是我國制造業實現“綠色化”發展的關鍵舉措,工信部在2016年出臺的《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與2015年相比,傳統制造業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其中,水泥行業到2020年噸水泥綜合能耗要求降至85千克標準煤,任務艱巨,加快推進水泥行業綠色發展迫在眉睫。
創建“綠色工廠”是關鍵舉措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的總體思路貫徹了這些理念。其中,綠色發展是綠色制造的核心理念,綠色制造的目標就是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制造業體系?!毒G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與2015年相比,傳統制造業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部分重化工業資源消耗和排放達到峰值。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8%,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別下降22%、23%,節能環保產業大幅增長,初步形成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民經濟新支柱,創建百家綠色工業園區、千家綠色示范工廠,推廣萬種綠色產品,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綠色制造體系,市場化推進機制基本形成等。
《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指出,創建綠色工廠作為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關鍵一環,是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的重點任務,綠色工廠創建以標準為基礎,以試點示范為手段,制定綠色工廠創建指南和通則。按行業選擇一批基礎好的企業率先開展試點,再擇優選取示范企業樹立標桿,以此帶動更多企業創建綠色工廠,共同支撐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到2020年,創建1000家綠色示范工廠。
隨著到2020年千家“綠色工廠”創建目標的逐步實現,“綠色工廠”的創建將成為水泥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實施水泥行業綠色制造工程,創建水泥“綠色工廠”也是實現水泥行業綠色制造、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有助于加快水泥行業綠色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7]491號)近日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名單。來自鋼鐵、汽車、石化、有色、機械、建材等15個行業的201家綠色工廠、193種綠色設計產品、24家綠色園區及15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經過嚴格核查與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獲此殊榮。從2016年《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出臺到第一批示范名單的落地,標志著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創建工作走上了軌道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示范引領成為發展新引擎
水泥作為建材行業的龍頭產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在獲選的201家綠色工廠中,有12家企業榮獲第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包括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廣靈金隅水泥有限公司、邯鄲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吉林亞泰水泥有限公司、安徽蕪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江西于都南方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山東棗莊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華潤水泥(南寧)有限公司、華潤水泥(田陽)有限公司及四川峨勝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家水泥企業通過創建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的綠色制造工廠,為行業綠色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引領行業向低碳綠色發展的典范。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是北京金隅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是中國北方單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水泥生產企業,年熟料產能484萬噸,水泥產能600萬噸,下設三個生產分公司和一個礦山公司,一個臨港金隅子公司。金隅鼎鑫先后累計投入6億元巨資,對石灰石堆場、原煤堆場、輔料堆場、石膏堆場等所有物料堆場全部棚化密閉。
目前,金隅鼎鑫公司煙粉塵排放指標及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數值均穩定達到省內最好、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指標甚至已達到或超過歐盟標準。該公司先后獲得河北省水泥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對標第一名,河北省水泥行業能效領跑企業,中國建材聯合會節能減排示范企業和中國大型水泥集團環保標桿企業,以河北第一、全國第九的成績獲得全國能效領跑企業稱號,是河北省惟一一家獲得“河北省節約之星”稱號的建材企業。
江西于都南方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是國企改革“江西樣板”。近年來,公司始終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宗旨,一直實施綠色轉型,其日產4800噸的熟料生產線技改工程,列入2012年江西省重點項目、贛州市重大項目及于都縣重點扶持的工業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及其審批手續,并嚴格落實環評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采用先進優化的水泥制造工藝及高效電機、變頻節能系統、高效選粉機、余熱利用等節能裝備和技術,對水泥生產各個環節減排設施達到全覆蓋,減排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2016年,于都南方萬年青公司熟料綜合能耗和水泥綜合能耗分別為101.84kgce/t、73.48kgce/t。NOX和粉塵排放低于國家最低限值,SO2近零排放,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處置各種工業廢渣118.35萬噸,其中煤矸石83.43萬噸,有色金屬灰渣22.92萬噸,磷、脫硫石膏12.0萬噸,為贛州市周邊的廢物清理起到了巨大作用,成為了城市凈化器。
多省市出臺相關政策支持
為突破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的瓶頸約束,謀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消耗的和諧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各地都在積極追求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綠色制造也成為當前制造業發展趨勢。繼工信部發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后,多個省市也出臺政策等加快綠色工廠創建,促進工業綠色轉型。
北京市明確,聚焦五大領域,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結合行業特點,分類創建綠色工廠;推行資源能源環境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資源能源及污染物動態監控和管理。到2020年,累計完成500項左右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建設50個左右能源管理中心,創建50家綠色示范工廠、10家綠色工業園區、10家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1~2家綠色制造領域的產業創新中心。
湖南省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推動綠色工廠創建方面,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機械等重點行業內,選擇一批基礎較好、代表性較強的企業,按照工信部發布的《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結合企業現有的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基礎,積極開展綠色工廠創建。2017年,制定、發布并啟動實施《湖南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先期啟動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創建評估工作,評估確認25家綠色工廠、2家綠色園區,制定2個地方性綠色制造標準。2018年,評估確認25家綠色工廠、2家綠色園區,制定2個地方性綠色制造標準。2019年,評估確認25家綠色工廠、3家綠色園區,制定2個地方性綠色制造標準。2020年,評估確認25家綠色工廠、3家綠色園區,制定2個地方性綠色制造標準。
江西省指出,以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為重點,推動企業工廠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開展綠色改造,打造綠色示范工廠。對新建工廠,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保障員工健康為目標,大力推廣綠色工業建筑,鼓勵采用聯合廠房、多層建筑的階梯式建筑,鼓勵采用國家推薦優先選用的建筑材料或產品,推動工廠廠房建筑的綠色化。對現有工廠,鼓勵實行清污分流、廢水循環利用、固廢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實現工廠綠色發展。到2020年,建設30家以上國家級綠色工廠。
對入選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的企業,工信部將利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政策進行扶持,推動政府優先采購。各地也將積極爭取協調地方配套資金,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項目列入現有財政資金支持重點。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