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接近尾聲,隨著冬天取暖季的來臨,錯峰限產令提上日程,水泥市場逐漸由旺季步入淡季,然而其價格熱度似乎不減,河南部分水泥企業10月19日通知上調42.5級散裝水泥價格30元/噸,離上次價格下調僅一周時間。
年初以來水泥價格持續震蕩走高
時隔一周時間,河南部分水泥廠家經歷短暫降價后,終究還是回歸了漲價潮。
10月19日,河南部分企業下發通知42.5級散裝水泥價格上調30元/噸,在限產季來臨前,河南水泥進入新一輪漲價潮,然而就在一周前,也就是10月12日,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水泥價位普遍上調的情形下,河南鄭州、新鄉、洛陽等地區部分廠家卻通知水泥價格下調20元~30元/噸,引起行業內關注。這一跌一漲,不得不說,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時刻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12日價格下調是市場規律使然,市場需求減少,企業庫存已滿,企業試圖通過降價去掉部分庫存。”河南某知名水泥企業銷售經理告訴本報記者,鑒于去年10月份水泥價格出現暴漲,很多企業嘗到甜頭,今年趕在限產季來臨前,加蓋熟料大棚、熟料倉庫,開始密集生產囤貨。然而今年國慶長假后河南一直陰雨連綿,水泥需求并沒有預期的好,降價去庫存成了企業的選擇,但持續一周后發現通過降價去庫存的效果并不好,鑒于成本因素,大部分廠家紛紛將價格上調。
這種短時間的一跌一漲,看似水泥價位的回歸,實則印證了目前水泥市場“看漲情緒”的形成,至少2017年以來,全國水泥均價震蕩持續走高。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水泥產量22140萬噸,同比下降2.0%;前9個月總產量為17.6億噸,較去年下降0.5個百分點。然而產量的下降,卻迎來了價格的上漲。百川資訊剛發布的9月份月報則顯示,2017年全國水泥均價震蕩走高,其中,2017年第三季度,全國水泥均價由7月的330元/噸上漲至9月末346元/噸,而國慶假期后,除了河南短期的價格下調外,遼寧、內蒙古、河北、浙江、湖北和廣東等地區均上調了水泥價格。
與此對應的是,水泥上市公司陸陸續續公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告全部報喜,其中,同力水泥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1~9月凈利潤為5.2億元~6億元,上年同期為214.33萬元,同比增長24161.44%~27893.96%。其中,公司三季度盈利約1.8億元至2.3億元。可見,同力水泥今年將迎來豐收年。
而對于業績增長原因,同力水泥報告中明確指出,除了因部分重大資產重組帶來盈利額增加外,報告期內河南省區域內水泥價格較2016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導致公司本報告期利潤較上年同期提升。
冬季停產季來臨,水泥價格漲跌尚存爭論
水泥行業作為過剩產業,是去產能、加強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行業,隨著11月份取暖季來臨,按照相關規定,河南省72家企業將陸續進入錯峰限產季,那么2017年以來一路看漲的水泥價格是否會在四季度出現拐點?對此,業內人士對四季度水泥價格漲跌還存在爭論。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水泥廠家借鑒去年經驗,紛紛增加庫存,然而今年市場需求并不旺盛,尤其是北方地區,冬季是水泥市場淡季,而且從11月起開始實施“限產令”,錯峰生產,晉冀魯豫四省可能要停窯4個月,東北地區可能要停5~6個月。加上各省出臺的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方案,部分土石方作業要停止施工,水泥市場需求端進而受到影響,因此面對供需兩弱的局面,河南市場水泥價格四季度持續走高可能性不大,基本上維持現狀甚至會出現輕微的下浮。
“北方冬季除了天氣因素外,環保壓力致使很多大型工程停工,但此時農村一些小工程建設依然存在。”據河南本地行業人士分析,冬季是北方水泥市場的淡季,但對河南而言,每年秋收后到春節前,很多農民工選擇返鄉翻新房屋或建新房,一定程度上幫助水泥市場在淡季消化了部分產能。此外,年底各水泥廠家紛紛沖業績,加大走單數量是必然的,因此面對淡季有限的供應,同時受供給側改革、環保超預期壓縮等因素的影響,水泥價格在四季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調。
然而隨著11月份取暖季的來臨,水泥價格無論是漲是跌,其錯峰生產的策略則是遵循了市場規律。據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除了環保因素外,我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也是全國范圍內錯峰生產的驅動因素之一,面對有限的市場,廠家本身生產再多水泥也無益,而錯峰生產恰好調節了市場的供需關系,有助于穩定市場秩序。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