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券商封殺中國概念股
隨著信任危機的持續,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繼續暴跌,上周納斯達克中國指數周跌8.8%,遠超納指3.26%的周跌幅,而個股方面多只股票跌幅超過10%。業內人士指出,有不少好公司在集體恐慌中被錯殺。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以來有20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遭退市或停牌,其中近八成是通過借殼方式上市的,這些“差公司”成為引致中概股危機的導火索,但有專家認為,中概股的跌跌不休與中國宏觀經濟出現減速導致美國投資者對中國概念的預期下降不無關系。
20家公司停牌退市引信任危機
美國投資者對中概股的集體不信任在持續,加上美國股市自身的八天七跌的慘況,中概股股價只能繼續順勢往下。截至上周五,納斯達克中國指數報收于196.83點,單周下跌8.8%,是納指下跌幅度3.26%的兩倍多,而眾多個股跌幅更甚,多只股票周跌幅超過10%。今年上市的次新股當當網和優酷上周分別下跌逾24%和23.6%,藍汛跌幅更是超過35%。而股價一向堅挺的國內知名的門戶網站也未能幸免,新浪周跌幅近20%,搜狐下跌近11%,網易也下挫7.7%。經過本輪集體暴跌,2010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出現了大面積破發。
中概股的集體下挫,源于今年3月份開始的一股在美上市公司停牌風。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以來,已經分別有5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勒令退市,15家中概股公司被停牌后至今還沒有恢復交易。這20家問題公司中,超過八成是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多數為市值在3億美元以下的小公司。這些公司受到質疑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未能及時提交年報、未能滿足信息披露條件、不符合交易規則、財務造假等。15家遭停牌的公司中,東南融通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也是其中市值相對較大的公司。4月26日,東南融通因其利潤率遠高于競爭對手,被Citron研究機構質疑涉嫌財務造假,隨即東南融通股價開始暴跌,5月17日臨時停牌。而3月21日被停牌的盛世巨龍,也涉嫌財務造假,停牌時距離其上市不足兩個月時間。
對于八成問題公司借殼上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這并非偶然。他說,到美國借殼上市者,希望借助美國市場做大做強主營業務者寡,炒作股票者眾,而美國借殼成本極低,于是這些公司就把國內的炒作手法移植到了國外。
全面暴跌或與中國經濟減速有關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出問題的公司股價下跌可以理解,但包括新浪、百度、盛大等在內的知名公司的暴跌則有錯殺之嫌。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對媒體表示,早前華爾街諸如“渾水摸魚”等做空機構獵殺中國公司,大多數都是有比較確鑿的證據,這些問題公司遭做空比較正常。而現在的集體大面積暴跌,則是恐慌蔓延導致的錯殺。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認為,中國公司出現財務造假、違規披露等信息操縱行為由來已久,此次一批公司被停牌退市只是美國監管當局意識到不少中國公司普遍有這樣的問題而加大監管力度,導致問題集中爆發。對于一批優秀企業股價也出現暴跌,張宏良認為除了對中國概念股集體恐慌之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中國經濟近期出現的減速跡象也讓美國投資者對中國概念的預期有所下降,“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迅速復蘇讓國際機構對中國概念股熱情一度高漲,現在這種熱情開始減退”。
尹中立也表示,4月中旬上海和深圳的B股同時出現跳水,從事后看,B股出現跳水的時間與中國公司股票在美國市場遭到拋售的時間是完全吻合的。6月9日、10日B股再次出現斷崖式的走勢,而大洋彼岸的美國股市里的中國股票也正在遭遇信用危機,這應該不是巧合。“更進一步觀察,無論是B股的跳水,還是中國公司在美國被做空,都與A股走勢高度相關,到底是誰影響了誰?除了財務造假而導致的信用危機之外,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尹中立稱。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