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葉檀:中國反向收購概念股 在美遭遇滑鐵盧真是活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9
      核心提示: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滑鐵盧,從陰謀論的角度說,這是做空者蓄謀已久的收割羊毛之舉。從中國上市公司的發展而論,這是成長過程

          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滑鐵盧,從陰謀論的角度說,這是做空者蓄謀已久的收割羊毛之舉。從中國上市公司的發展而論,這是成長過程中必然遭遇的一劫,遲來不如早來。

          去年上半年,有反向收購上市公司丑聞曝光;去年夏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一批美審計事務所展開質詢,劍指通過反向并購在美上市的海外公司;去年年底,SEC開展針對反向收購的  “中國概念股”的大規模調查,SEC懷疑,這些公司在上市過程中可能存在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的情況;去年年中,一些財務公司發表針對反向收購公司的詰難,而做空的公司在今年2月大批發難,針對反向收購上市的中國公司的看空質疑報告層出不窮。

          監管者出面,SEC委員路易斯·阿奎拉4月初透露,將由特別小組對中國公司的反向并購問題“采取行動”。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也表態仍在進行排查;中國概念股大幅下挫,美國券商盈透證券6月8日宣布,由于擔心一些中國公司可能存在會計違規行為,本周起已經禁止客戶以保證金的方式買進部分中國公司股票。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超過132家公司的159只股票,其中包括麥考林、新浪、當當網、搜狐等知名企業。

          據美邁斯律師事務所的統計,近期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訴訟案數量激增,今年以來已發生近20起,占美國全部證券集團訴訟案的四分之一。

          中國在國外上市公司遭遇嚴重打擊,涉嫌造假的中國企業已經從轉板上市的中小企業,向主板企業蔓延,由美國證券市場延伸至加拿大。SEC主席瑪麗·夏皮羅今年4月表示,自2010年12月以來,已有8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被摘牌。今年3月以來,24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師提出辭職或曝光審計對象的財務問題,19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遭停牌或摘牌。實際上,夏皮羅介紹,SEC執法部門追蹤中國公司的違法行為長達數年。

          我們必須對遭受池魚之殃的中國公司表示同情,由于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信用普遍不信任,因此連中國最具成長潛力的IT公司股價——百度近一個月下跌11.64%,新浪近一個月下跌12.5%,人人網、優酷網等股票跌幅超10%,11只股票跌幅超5%。6月8日,當當網繼7日破發后再跌3.79%,報14.97美元并創新低。

          但我們必須指出,一些造假、劫掠的中國反向收購在美上市公司,是此次慘劇的罪魁禍首,而在反向收購上市中形成產業鏈的利益群體,則是不可原諒的推波助瀾者。

          一些公司造假如此明顯,成為做空者最明確的獵物。因看空中國概念股名噪一時的市場研究公司  “渾水研究”,2010年11月10日向綠諾發難,指出綠諾公布的2009年1.9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實際僅1500萬美元;公司偽造虛假合同,在其披露的9家客戶中,包括寶鋼、萊鋼、重鋼、粵裕豐鋼鐵等5家公司否認向綠諾購買產品。而根據綠諾財報,僅粵裕豐一家的合同額就高達1270萬美元。而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獲得1億美元的融資,管理層卻  “借用了”數千萬美元,其中包括花費320萬美元在美國橘子鎮購買豪宅。如此確鑿的證據讓綠諾股價大跌,在承認了合同造假后,12月9日,綠諾摘牌,轉至粉單市場。今年6月1日凌晨,一家名為江波制藥(JGBO)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突然暫停交易,其公告顯示,停牌原因為T12,即交易所要求該公司提供相關信息,符合標準后方可復牌。

          對于造假公司的刮骨療毒,最終會讓真正的優質公司脫穎而出,目前被錯殺的中國教育、IT企業正是最好的入場機構。而此次調查將讓造假公司知難而退,讓源源不斷希望進行反向收購上市的公司成為過街老鼠。據i美股網站統計,目前在紐交所、納斯達克和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共240多家,其中2007年至今年3月底通過反向收購方式掛牌的就達159家——他們早該退出市場,延遲退出市場拉上了其他墊背者。而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fidelity從4月至今已經虧損了1億美元。

          造假公司因此將記住,誠信可以獲得溢價,在一個可以做空的、監管嚴厲的市場造假,無異于自掘墳墓。痛恨做空者,還不如趕緊拋棄造假、投機的念頭。

          當然,上市公司只是借殼上市的灰色利益鏈上的一個利益群體,提供造假服務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亦成為利益鏈上的重要得利者,他們同樣將遭到嚴懲,最終退出市場。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