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易憲容:中國樓市為什么越調控越漲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8
      核心提示:盡管住房建設部要求各地必須在11月份全面開工保障性住房,并把該任務作為各地方政府業績考核重要指標。 但實際上無論是從保障性

          盡管住房建設部要求各地必須在11月份全面開工保障性住房,并把該任務作為各地方政府業績考核重要指標。

          但實際上無論是從保障性住房的資金來源情況來看,還是從保障性住房開工的情況來看,今年各地政府要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的住房并非易事。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為何近8年來一系列房地產政策總是事與愿違,總是無法實現。

          從2003年起,政府希望通過房地產宏觀調控來穩定房價,但是房價越是要穩定則漲得越快,后全國房價漲得淹過到頭頂。

          今年出臺的新國八條,就是希望通過這些房地產政策來擠出房地產泡沫,來保障低收入民眾的住房福利條件改善,同時,使得新出臺的房地產宏觀政策不對經濟增長造成多少沖擊。

          大造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就是其中最為重要一項政策。

          其實,中國住房市場的問題所在,并非完全是保障性住房體制的問題。而是過高的房價讓居民無支付能力進入。

          房價過后又是一些錯誤政策的結果,促使中國的住房市場完全成了一個投機炒作的市場,一個賺錢贏利的工具。

          可以說,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保障性住房生產再多,要解決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是不可能的。

          只有住房市場的“去賺錢化”,擠出房地產市場泡沫,才能使住房市場的價格全面回歸理性。

          在這種情況下,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自然會相當小,住房的雙軌制也沒有必要。

          假定“住房雙軌制”的發展模式能夠成立,那么不僅在于各地方政府有沒有激勵大造保障性住房,而且在于各地方政府有沒有財力建造保障性住房。

          如果各地方沒有財力建造更多的保障性住房,那么中央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責任書再明確也無濟于事。

          特別是當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都沒有財力來建造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時,這些地方政府都違約時,那么建造保障性住房的責任書就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