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謝百三:高通脹高準備金率可能將成為常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再談第五、六次通脹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為5.5%,CPI數據公布后,經濟學界一致稱之為“通脹高企

          再談第五、六次通脹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為5.5%,CPI數據公布后,經濟學界一致稱之為“通脹高企”,認為必須高度警惕之。

          筆者前幾次文章中已分析過,2005-2008年的通脹(改革開放以來第五次通脹)與現在正在發生的通脹(第六次),其實是一次通脹,其成因、背景、影響、預后等完全一樣,只是由于美國等發生了“兩房危機”,金融海嘯,才使2008年通脹突然走向通縮,危機一過去,中國的通脹立即卷土重來。而這次通脹有可能維持相當長時間,成為一段時間里的一種常態。原因已分析過多次:

           一是2005年7月起人民幣開始升值,從1:8.28升到今天的1:6.47,導致外貿連年順差,導致外資外匯大量進入中國,一天進18-20億美元,一年進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已達3萬多億美元,使人民幣外匯占款越來越多,多達約20萬億,盡管不停地投放央票與債券,但流動性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二是貨幣投放量無奈地、主動地投放過大;1999年M2為12萬億,現在為76萬億,M2/GDP從1999年的1.3倍,增長到現在的1.79倍。

          三是美國從2008年雷曼兄弟垮臺以來兩次實行量化貨幣寬松政策,先后(正在)大量向社會與世界放肆地投放紙幣,先是1萬億美元,后是6000億美元,對各國,特別是新興國家壓力很大,第二次矛頭直指中國;形成“輸入型通脹”。

          四是財政、基建投資較大,2008年起投放4萬億,加上追加的配套的,約在10萬億左右。

          五是新增貸款較多,2009年為9.59萬億,2010年為7.6萬億,2011年依然寬松,4月為7000多億。

          六是房地產市場持續多年上漲,造成城市向農民征購土地上漲,導致農民農副產品價格上漲。(近期因季節性原因下跌,但上漲是大趨勢)。由于國外糧價為國內3倍,故糧價今后還會上漲。

          七是人口紅利正在消失。2009年以來年年出現民工荒及深圳富士康的青年工人的“12跳”(跳樓自殺事件);說明人們早已擔心的“劉易斯拐點”比經濟學家們預計的早6年提前到來了、即農民工必須加工資,最低工資標準必須提高,(浙江一帶已高達一天100元工資),否則農民寧可回鄉種田。這導致了工資成本推進型通脹。

          八是國有企業的改革效應是30年來中國平息通脹的特效藥,體制改革導致生產效率之提高,大大緩解了通脹壓力。但現在,能民營化、股份化的公司已大多改完了,不肯民營化的如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電訊等也不肯再大改了,即改革開放帶來的生產力大解放,已近尾聲,這也形成了通脹之重要原因。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