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概念股在美集體疲軟,雖然近日有所回升之勢,但是也凸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做好本業的同時,也一定要做好投資者關系。摩根大通存托憑證亞太區負責人、董事總經理謝國良曾經表示,從中國前往美國上市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業績良好,監管嚴謹的公司。中國概念股出現疲軟是信心的問題。一旦有基金帶頭沽空,其它對中國企業不甚了解的投資者,出于投資安全的考慮,也隨之沽售,所以才會出現之前中國概念股的估價,都承擔著很大的壓力。但盡管短期股價承擔很大的壓力,但真金不怕紅爐火,有實力的公司,市場早晚一定確認它們的價值。在這時候,最重要是好好的把本業做好,同時,也要高度重視投資者關系,跟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加強聯系,積極做好投資者關系。
日前,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先生在經緯網上也暢談了一下自己在上市后的投資者關系上所遇到的挑戰。陳一舟認為,“上市后在投資者關系上要保持合理的時間投入。投資人關系,是上市公司必須做的事情,是責任。在投資人關系上的時間投入,可以是無止境的。 但是,如果不小心,時間投入過多,做真正產生股東價值的事情就少了,長期來說對公司和股東不利。“
的確,投資人關系是每個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必須高度重視并處理得當的一門學問。投資人關系和投資人關系管理在西方成熟資本市場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及不斷規范、投資理念的轉變、監管水平的提高,中國的上市公司也越來越正視到投資人關系對公司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陳一舟當然也深知這是一門必修課,他需要付出精力拿到足夠的學分才行。
隨著眾多的中國概念股在海外上市,以及前段時間在美上市的部分中國企業因財務造假引發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的信任危機,中國概念股連日受挫下跌,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態度也更加謹慎。而近日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一改幾周以來連續下挫的局面迎來反彈,漲勢明顯,人人網在6月末最后一周的前3個交易日里累計上漲近40%,被評級為跑贏大盤。
而對于股票短期內的跌跌漲漲,陳一舟認為:“短期內股票市場上上下下,沒有太大意義。”套用巴菲特的一句話,即“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才是稱重機。”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陳一舟更看重堅持和求穩,他始終堅信唯有不斷的自我成長、越來越完善的好產品才能支撐一個互聯網企業堅持到最后,從而也確保了上市公司投資人的利益兌現。或許正是這種堅持,才使得陳一舟帶領他的企業走到了今天,并將在互聯網這條著實不太好走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