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唐衛毅:對ST公司就該“見死不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8
      核心提示:  股市退市機制,也是一種激勵機制,目的是獎優罰劣,淘汰那些不能給予投資者回報的上市公司。  由于大部分ST公司的業績都不

        股市退市機制,也是一種激勵機制,目的是獎優罰劣,淘汰那些不能給予投資者回報的上市公司。

        由于大部分ST公司的業績都不甚理想,單靠重組來實現保殼可能時間緊迫,每年年末,還有大量ST公司大秀“財技”以扭虧。“利器”主要是政府“紅包”、債務減免和資產出售(據7月6日《新京報》)。

        據統計,按2010年上市公司年報來統計,去年67家瀕臨退市的ST公司共獲各項政府補貼近22億元,平均每家3200萬元。

        ST公司,對股民來說就是沒有業績、連續虧損的股票,也就是股民常說的“垃圾股”。按照目前國內A股退市的量化執行標準:這些公司如果連續3年虧損,則自第三個虧損年度報告披露之日起,該股票將被“暫停上市”;如果該股票被“暫停上市”后,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期年度報告,或是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的最近一期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虧損,則該股票必須退市。

        本來,股市規則就是公平競爭,合法融資,給公司以發展,給股民以回報。業績不行,自然不能再在股市中“濫竽充數”。然而,總有一些瀕臨退市的ST公司在關鍵時刻“大難不死”,經過“包裝”、“運作”、“輸血”,居然“起死回生”,而“起死回生”的背后,大多數是政府施以“紅包”,而“轉虧為盈”。

        瀕臨退市ST公司為何會獲得政府的“紅包”?原因想必很簡單,其一是退市容易,上市難,甭管ST公司再怎么不爭氣,總還有一個“值錢”的上市位子,以及上市公司的“頭銜”。為了不讓這個“頭銜”丟掉,當地政府只能“力保”,甚至“死保”。比如,*ST南化獲得的政府補貼高達3.35億元,可見當地政府是下了多大的本錢。

        其二是繼續在股市里“圈錢”。一些ST公司在年報之前獲得財政補貼,目的大多是為了保殼,或者扭轉上市公司難看的財報。從長遠來看,財政補貼或許是為了支持公司可以繼續在資本市場“圈錢”,這無疑是地方財政補貼ST公司的“意圖”所在。

        有道是“玩不起就別玩”。股市退市機制,也是一種激勵機制,目的是獎優罰劣,淘汰那些不能給予投資者回報的上市公司。ST公司靠政府巨額補貼“生存”,只能喘息了一時,喘息不了長久。如果不從自身找原因,一味想著“混日子”或者變換名目“圈錢”,這樣的“垃圾”股票還是早些退市好。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