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終于也要限購了。對此,我并不覺得意外去年,部分大中城市相繼出臺樓市限購令,我的一位朋友就很肯定地告訴我,不久的將來也許全國都會限購:“大中城市限購了,各種資本必然會轉戰二三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樓價炒高了,國家被迫出手限購,這些資本必然會去一些小縣城的樓市運作,國家又會出手。也只有走到這一步,這種計劃經濟式的行政調控才能收到效果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這么高了,你還想指望一線城市的房價下跌?除非出現一些極端情況,房價漲跌其實全國一盤棋。”
我當時反問道:“為什么這些資本會始終在樓市中進出呢?”他回答說:“逐利資本的走向一看大勢,二看歷史。從大勢來看,我國的GDP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患上了地產依賴癥。就拿2009年的數據來說,GDP增長了8.7%,其中房地產業就貢獻了4.15%,賣地肥了財政,蓋樓拉動了GDP,這樣便捷有效的發展方式最為地方政府所倚重,你覺得他們短時期內會改變嗎?從歷史來看,國家數次調控房地產業,但樓價是不是越調越漲了呢?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政府是不是出臺了各種政策來刺激樓市呢?當房地產業幾乎與地方政府休戚與共時,你說那些聰明資本不炒樓又炒什么呢?”
記得當時他的有些言辭近乎偏激,我“姑妄聽之”。到了今天,我無奈地發現,他的預言已經有部分成真。我給他打電話,聊表欽佩之意,他樂了:“你這小子,這么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懂,哎,該怎么說你呢?有閑錢的話,趕緊去小縣城炒樓,不過,速度要快,別接最后一棒就行!”
放下電話,我感慨:他的預言會全部成真嗎?我相信出臺政策時相關部門經過了慎重考慮,這第二波限購令是相關部門的“意料中事”還是被迫出手呢?記得第一波限購令出臺后,就是一些非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人士也發表言論,指出有違市場經濟自由交易原則的限購令對調控樓價而言收效甚微,這樣的看法,相關部門不會沒注意到吧?如果注意到了還繼續限購,是不是真的如我那位朋友所言,房地產業與地方政府已經休戚與共,調控只能小打小鬧而不能傷筋動骨呢?更有言論指出,限購解禁后樓價肯定會迎來報復性反彈,這樣大概率的事件有關部門有沒有想到應對之策呢?
傳統智慧告訴我們,未雨綢繆;出臺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政策,更要有預見性。限購令既然已經出臺了,它終究也會有解禁的一天,希望相關部門早早應對因為相關部門被迫出手的那天,往往也就是樓價高高在上、對普通工薪階層而言遙不可及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