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從寶潔召回門看洋品牌“橘南枳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  7月15日,寶潔全球召回因微生物超標的歐樂-B漱口水。記者發現部分超市仍在銷售該產品。而消費者要想退貨,需填寫退款申請表

        7月15日,寶潔全球召回因微生物超標的歐樂-B漱口水。記者發現部分超市仍在銷售該產品。而消費者要想退貨,需填寫退款申請表,隨后郵寄產品空瓶、存折復印件和申請表至廣州寶潔,并聲稱“超出接受退款間期的退款要求恕不受理”。而且,寶潔全球召回速度不一,早在7月13日傍晚,寶潔在加拿大便已召回兩款產品。

        寶潔主動認錯并采取措施,原本是為獲得消費者的原諒,重拾公眾的信任。但召回流程如此繁瑣,而且規定“過期不候”,顯然難見企業的誠意,反而有故意刁難消費者的嫌疑。而全球召回速度不一,也讓人產生內外有別的觀感。

        稍稍梳理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出事的洋品牌,不難發現,這些洋品牌在其本土很少出現問題,而一旦漂洋過海登陸中國就問題多多,由此而形成一種“橘南枳北”這種獨特現象。很顯然,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說到底不在于產品,而在于“土壤問題”與本土市場文化和市場監管有關,而尤以后者為關鍵。

        事實上,無論是類似于“達芬奇”這種假洋貨在國內猖獗,還是像寶潔這種真洋品牌深陷“質量門”,問題的關鍵在于監管部門對洋品牌監管的層層失守,而其原因,既與市場準入門檻過低,產品技術性標準不完備,以及相關的信息披露機制滯后等因素有關,但恐怕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監管部門的不作為。

        很顯然,在一個市場監管乏力,而市場經濟又存在短板的環境中,商人的自律不可能自我養成。商人身上的“道德血液”不是從來就有,而是靠法治倒逼出來的。洋品牌在其本土市場守規矩,并不代表在中國市場也同樣守規矩,而只能是入鄉隨俗,按中國的規矩運作。

        企業的核心目標是追求更高的利潤。在一個雜亂的市場環境中,當不遵守規則反而能使利益最大化時,弱化產品質量來降低各種成本,進而擴大利潤,也就成為商人的“理性選擇”,哪怕是那些真正的洋品牌也概莫能外。正因為此,一些洋品牌搞“雙重生產標準”也就不足為奇。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