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家對城市污泥處理處置的關注與投入的逐漸加大,我國污泥處理產業也開始起步,尤其是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也將成為一個重要方向。在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污泥技術交流大會上,與會專家認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技術的時機已經成熟。
技術吸引眾多企業
在大會上,記者發現,沒有做過水泥窯協調處置污泥的水泥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做過該項目的水泥企業雖然在大吐苦水,但卻意在要增加政策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技術吸引了眾多水泥企業。
盡管北京金隅集團新北水水泥公司運行的500噸/日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項目已經成為業內的典范工程,但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詹永利的發言中并沒有太多的項目展示和夸耀,而是很直接地希望國家能夠對項目再多些支持。他表示,水泥企業做城市污泥處理項目不僅投資很大,折舊也很大,水泥廠如果決定做處置城市污泥的項目,一定要認真思考,謹慎行事。
但與此同時,會場上更多的還是一些躍躍欲試的聲音。不少水泥企業負責人都表示,正在準備或即將上新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項目。中場休息時,一些相關的設備提供商和已經在做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項目的企業負責人成為很多人的咨詢對象。
針對這一現象,有業內人表示,是機遇和現實的雙重作用所致。
吸引水泥企業的首要原因是污泥處理市場的巨大潛力。國務院今年發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城市污泥處理處置已成為“十二五”期間國家污染物減排重點工程。詹永利分析,在“十二五”污水處理及再生水規劃中,國家、地方及企業支出資金有望達到600億元,其中政府資金在600億中可能占總額度的30%至40%,來解決60%至70%的城市污泥問題。污泥處置將成為繼污水處理之后的環保投資熱點。
另一方面,是現實所逼。一位水泥行業專家分析說,為了防治污染,在城市郊區的一些水泥企業面臨著被關停和搬遷的風險。但是為城市解決環保問題的水泥企業卻不會有這樣的風險,據悉,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周邊的水泥廠全部停產,只有北京水泥廠能繼續生產,就是因為北水在處理北京的危險廢棄物。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廣州市周邊的水泥廠也全部停產,只有能處理城市污泥的越堡水泥廠沒有停產。由此,很多水泥企業為了“保命”,紛紛上馬城市廢棄物處理項目。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科技部部長周清浩就在會上表示:“要讓城市離不開水泥廠。”
“這樣的話,這些水泥企業就可以生存下來了。”該專家說。
[1] [2] [3] 下一頁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