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資金鏈的斷裂產生的一系列后遺癥,正給鄂爾多斯壽險業的發展增添不少阻礙。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多家壽險公司當地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兩年鄂爾多斯地區的壽險業務出現明顯下滑,壽險公司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
后遺癥一:壽險公司生存越來越難
鄂爾多斯市政府統計的數據顯示,近十年時間內,鄂爾多斯既是內蒙古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也是內蒙古經濟增速最慢的城市。
中國人壽鄂爾多斯分公司總經理李斌校告訴記者,鄂爾多斯近幾年民間借貸比較盛行,全民參與融資是普遍現象。民間借貸的利潤非常豐厚,每月利息一度高達30%~40%,相當于同期銀行利率的十倍以上,這樣的利率水平甚至比溫州還要高。“由于鄂爾多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壽險銷售以分紅險為主,所以當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會對各種理財產品進行比較,但分紅險在利率上無論如何都不及民間借貸。”
由于當時民間借貸很容易變現,且利潤豐厚,一時成為民眾的主要投資渠道,保險、股票、基金、銀行理財、債券、信托等金融產品被拋諸腦后。
“根據估計,這種民間借貸的情況持續了將近十年,而且期間沒有發生過資金鏈斷裂的情況,當時政府既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由于彼時民間借貸的運轉比較正常,所以大家對民間借貸的認可度非常高。雖然保險產品這十年來在鄂爾多斯有所發展,但在居民投資領域,保險產品的配比是非常低的。”李斌校如是說。
此后,雖然鄂爾多斯民間借貸資金鏈出現斷裂,居民的投資風格發生改變,但鄂爾多斯的壽險業并沒有迎來春天。
受鄂爾多斯宏觀經濟的影響,鄂爾多斯保險業進入了重新洗盤、重新整合的過程。小的壽險公司,或者新進入的壽險公司,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
“從2012年開始,壽險開始整合到中國人壽,而一些后進入的保險公司市場份額逐漸下降,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一位當地壽險公司負責人稱。
[1] [2] 下一頁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