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臺區發布消息,坐落在該區的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河北邯鄲武安新廠區已經竣工并開始調試,目前正在辦理相關證照轉移手續。作為央企北京新興際華集團下屬子公司,凌云公司成為北京首個外遷的央企企業。據了解,凌云公司遷出后騰出的場地,將用來發展應急救援產業。豐臺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在以往監測中,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外遷并非輸出污染。
搬遷焦點
1 外遷背景
高耗產業關停原料供給困難
作為央企的下屬企業,凌云公司是國內生產原料藥碳酸氫鈉的龍頭企業。凌云公司為何不留在北京而愿意搬遷到邯鄲,該公司總經理陳宏志介紹,凌云公司生產碳酸氫鈉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為二氧化碳氣體,原來的主要來源是首鋼建材化工廠生產石灰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2012年底央企落實生態環保責任,將原來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業務全部關停,即不再生產石灰,也不再產生二氧化碳,“公司只能采取外購液態二氧化碳的方式來維持生產,原料、運輸成本大幅增加,企業的成本優勢喪失,可以說面臨生存危機。”陳宏志說。
2選址目的
原料能源在集團企業間解決
至于為何選定邯鄲武安落戶,陳宏志介紹,凌云公司上級新興際華集團還有一家企業——“新興鑄管”就坐落在武安,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好可以作為凌云公司的生產原料,產生的蒸汽也可作為能源。同時,武安附近還有中國純堿的集散地,能降低純堿原料采購成本。
陳宏志說,初步預計搬遷后,生產每噸產品的成本可降低數百元。他表示,公司在河北的新廠區已經具備生產條件,并進入調試階段。新公司工商注冊方面的手續已經辦好,但藥監部門的手續尚需要一個周期。
據了解,項目計劃總投資2.7億元,其中,一期計劃投資1.7億元,年產6萬噸高端碳酸氫鈉,實現利稅6000萬元;二期計劃投資1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以上。
3 人員安置
收入增加社保留京路費報銷
凌云公司現有職工140人,大都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很多人不愿離開北京,而技術骨干又不能臨時招聘,人員安置成為外遷的大難題。陳宏志介紹,最初曾考慮過工資翻倍的方案。但經區政府和企業研究,最終出臺了給予外埠補貼加績效收入的政策,派遣的員工勞動合同留在北京,退休后,社保關系也仍留京。
此外,公司在河北廠區為職工提供住宿、食堂、體育、文化等多項服務,為方便職工回京,采取四班三運轉,職工每月8天的周末假期集中在一起回京休息,報銷來往火車票費用,開通班車問題也正在研究中。目前,公司已有約100名員工愿意隨遷河北,確實不能去的,將安排到后期要發展的應急救援產業園工作。
官方釋疑
化工廠搬遷是不是污染輸出?
搬遷后煤電水消耗至少減一半
凌云公司要搬遷的消息傳出后,是否造成“輸出污染”的爭議一直未斷。
豐臺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凌云公司生產使用鍋爐循環水,無工業廢水排放。在以往監測中,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無超標和處罰現象。
豐臺區經信委主任吳神賦介紹,邯鄲市武安地區是鋼鐵冶金行業的聚集地,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區域,凌云公司以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每年可吸收河北當地碳排放1.6萬噸。
陳宏志介紹,公司搬遷后,通過新企業升級和老廠區轉型,可減少京冀兩地共同煤炭消耗5.29萬噸,減少率100%;耗電量由1920萬度減至840萬度,減少率56.3%;用水量由72萬噸減至13.2萬噸,減少率81.7%。
點 評
京冀企實現“一石三鳥”
豐臺區副區長劉樹蘋說,這是一個三贏的項目。企業的搬遷,有利于豐臺將大片的產業用地進行騰籠換鳥,發展應急救援產業;助力邯鄲在完成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打造循環經濟;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豐臺和邯鄲兩地的資源優勢,完成技術升級和產能擴大。總體上實現了節能減排和產品更新換代。
據了解,除了外遷企業,豐臺區也嚴把準入關,一方面以區域規劃引領農村地區發展,在全區范圍內布局重點功能區和重大活動,帶動周邊農村地區發展。另一方面,則以產業規劃引領農村地區產業發展。
“豐臺區域范圍內一律禁止新建、新增落后的、低端的、與區域功能定位不符的各類批發市場,堅決關閉那些存在安全隱患、影響環境秩序、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低端產業。”豐臺區綜治辦相關負責人說,豐臺區還推進引導了一批符合區域功能定位的項目。同時,豐臺全區范圍內禁止新建新增各類批發市場,并建立全區統一的招商信息平臺,把農村地區納入全區招商大格局中,嚴格實行產業準入制。
盤古智庫研究員易鵬說,企業走出北京利大于弊,隨著北京商務成本的持續走高,及城市定位角色的改變,不符合核心功能定位的企業會越來越邊緣化。反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可根據自身利益,理性選擇落戶地,推動自身的跨越發展。
騰籠換鳥
原址無償劃轉發展應急產業
吳神賦介紹,除了公司有擴大產能、延伸產業鏈的需求,使得公司最終實現外遷,兩地政府的幫扶引導作用也不可或缺。
吳神賦說,豐臺區政府成立的區級領導小組,與新興際華集團建立了定期溝通機制,協助解決企業搬遷以及職工平穩過渡問題。同時,與邯鄲市對接政府服務,加強協作協同,并幫助企業爭取市區產業結構調整資金等優惠政策,為企業搬遷后在原址發展應急產業爭取各方有利條件,解決搬遷后的發展問題等。
記者同時了解到,為促成凌云公司外遷,豐臺區將原來區屬的該企業連同千余畝土地成建制無償劃轉給新興際華集團,用于后期新產業的規劃和新園區的建設,河北邯鄲也給予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多項扶持。
吳神賦說,凌云公司廠區位于豐臺區大灰廠,目前,新興際華集團已與豐臺區確定戰略合作框架,將舊廠區騰出來的地方打造為中國應急救援產業基地。
據了解,基地按照“兩園兩院—聯盟—中心”的產業布局重新定位,將包括應急科技產業園、應急產業創新園;應急救援中央研究院、應急救援技術工程研究院;應急救援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應急救援科技企業孵化中心。
陳宏志介紹,一期利用582畝地建設“安全應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基地”;二期利用1000余畝山地建設“應急體驗培訓教育基地”。目前,應急創新園已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應急產業聯盟也成為國家級試點聯盟。
后續計劃
北京總部河北生產已成共識
今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7點要求。北京市就城市核心功能進行了重新定位,并據此著手梳理、引導非核心功能產業轉移。
5月8日,北京豐臺區與保定白溝商貿產業對接推介會舉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將把北京大紅門地區倉儲、批發等市場業態搬遷、轉移至保定白溝,兩地的產業對接也不局限于服裝行業,包括服裝面料、窗簾、鞋等產業。這場協議的簽訂,也被視為拉開了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實質性“互動”序幕。
據了解,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總部在北京,生產到河北”已經成為北京企業外遷的共識。根據《北京市2013年—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4年北京計劃調整退出300多家污染企業,這300多家污染企業遷往何方?
近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昌曾對媒體透露,北京市經信委去年年底提出鍛鑄造、家具兩個整體退出行業向河北轉移,經過共同研究確定邯鄲成安縣、雞澤縣承接北京鍛鑄造產業轉移,石家莊行唐縣承接北京家具產業轉移。目前,北京正在動員282家鍛鑄造企業和83家家具企業與上述三縣對接。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