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在全面“微復蘇”,微刺激政策應適可而止。
具體來說,歐美經濟的小幅復蘇,讓中國的出口出現了微反彈;政府推動的微刺激,對沖了投資數據的明顯下滑,起到了微企穩的作用;相應的,中國5月的消費出現了環比提速的趨勢,可以說是消費微升級。
出口數據“微反彈”
5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比數字本身要好不少。按照統計數據算,本月進出口增速仍然為-0.7%,其中進口增速-5.9%,出口增速4.0%。但是,如果經過季調,出口增速為9.5%,進口增速為1.5%。出口增速如此之高,基本可以認為已經恢復到潛在能力邊界。當然,這也與人民幣短期貶值,可能促使企業加大出口力度有關。
但是,主要與歐美經濟“微復蘇”有關。1-5月,對英國進出口增速為19.2%,對法國為11.2%,對德國為9.4%,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相應的,英國Q1的GDP增速為3.1%,可以說是所有發達國家中表現最好的,可以視為近乎全面復蘇;法國同比增長0.8%,也是近2年來最高增速;德國增速為2.5%,一如既往表現健康。美國第一季度GDP受天氣影響增速未達預期,中國進出口增速也很配合,是2.6%。
當然,歐美市場增長,金磚國家、東南亞等地區的進出口卻在下降,一部分原因與當地經濟發展減速有關,一部分與礦產品、能源品降價有關。
投資數據微企穩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減速,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政府不希望減速幅度過大。
政府投資的作用是什么?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37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仍然處于下降通道。我們看其中的民間投資,共約10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9.9%,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得更快,這不太受前期出臺政策的影響,政府投資的微刺激,讓投資增速的下滑沒有那么快了。
分產業看,能看出微刺激的結構性特點。1-5月份,第一產業投資3296億元,同比增長20.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64594億元,增長14%,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85826億元,增長19.5%,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可以說,第三產業投資里,民間投資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第二產業普遍產能過剩,企業投資增速下降完全可以理解。
特別值得一說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73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7%,增速比1-4月份回落1.7個百分點,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房地產之外的其它三產投資很健康。第二產業里,制造業投資增長14.2%,增速回落1個百分點,民間為主的制造業,顯然難以繼續提速;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7%,增速提高2.9個百分點——可以明顯看到,水電燃氣等政府型投資是主要向上拉動動力。
消費數據微提速
2014年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5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其中,餐飲收入2247億元,同比增長11.0%,1-4月增速為10.2%,環比提速明顯,八項規定產生的影響已經弱化,恢復到常態;商品零售19003億元,增長12.7%,而前4個月增長12.3%,提速也比較明顯。
如果對環比數據進行季調,消費數據一直比較健康:前5個月的環比增速分別為0.91%、0.62%、1.34%、0.82%和1.16%,不計入3月環比于2月增速較快的春節因素外,5月的增速已經恢復到近1年多的高位。
如果分產品類別來說,我們能看到不少“結構性”特色,從中能發現中國消費正在升級。比如,2014年5月增速最快的是通信產品,為19.5%,智能機普及率進一步提升,是典型的產業升級;再如,作為消費總量最大的汽車,雖然前5個季度的汽車銷量增速已經下降到10%以下(轎車為12.7%),但是,銷售額增速仍然達到11.3%,也說明單車降價速度比以前要慢,產業升級的動向相對較明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奇瑞,其汽車銷量在下降,但是,總的銷售額、利潤情況是樂觀的,因為很多低端產品如QQ,已經基本失去了市場,而中端產品的SUV的增速則較為理想。
所以,我們說,中國的消費數據一直相對較為健康,并不需要特別進行“刺激”。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已經消費的升級。
綜合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看到,出口、投資、消費等數據都體現出中國經濟的復蘇。這些復蘇都與微刺激有關?才不會,只有投資是強相關的,而投資里只有房地產下滑較大,制造業的下滑主要因為產能過剩,又有什么好擔心?
既然如此,微刺激政策可以適可而止了,加碼無需過度。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