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樓市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樓市數據,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施工面積、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及房地產銷售面積等多個樓市指標,均出現增速下滑的現象。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不同地區的房價走勢已現分化,二三線城市房價已經出現往下調整的態勢。
提及上半年的樓市數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有兩個指標跌到了歷史最低點,一個是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另外一個住宅的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0%。
“盡管如此,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只是調整,而非是崩盤和暴跌,”在秦虹看來,受下半年信貸、政策、市場環境等多個因素影響,下半年的市場或將好于上半年。
地產投資增速下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0%;銷售額同比下降6.7%;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5.8%。
與此同時,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201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1%,投資增速持續下滑0.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9.8%。
這無疑是歷史上十分少見的,“從歷史來看,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少見低于15%的,即使在2008年,都保持在20%的高位;在2011年下半年雖然市場調整,整體房地產投資依然在20%以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回落至14.1%,無疑是歷史最低點。
除此之外,秦虹稱,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和住宅的新開工面積近20%的回落均是歷史最低點。
“短期來看,房地產下行趨勢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盛來運認為。
在秦虹看來,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矛盾亦發生轉變,即從總體偏緊轉為結構性過剩。
單從商品房銷售面積和供給速度這兩個指標來看,秦虹解釋,2010年之前,商品房供給的速度和銷售速度基本持平,2010年以后,銷售速度只有供給速度的50%,過去總體是偏緊的,現在進入階段性的總體偏松,部分區域過剩。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44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5%。
盛來運認為,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回落,是理性回歸的正常反應,長遠來看,對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很有好處。
秦虹也介紹,未來的市場將處于一個下滑式周期,房地產業的趨勢性機會已變為結構性機會,房企只有堅持多元化和創新才有更多發展空間。
下半年或好于上半年
雖然上半年多項指標均顯示樓市處于下行通道,不過,秦虹認為,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將會好于上半年。
“2013年的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兩項指標都是前高后低,也就是說上半年是高基數,下半年的基數已經降低了,有利于房地產下半年的走勢,”秦虹稱,銷售和投資的基數將決定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盛來運也認為,上半年樓市多項數據同比出現較大回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比基數較高。今年的1-6月份房地產銷售面積為4.8萬億平方米,去年同期基數5.1萬億,且去年上半年增速近30%,“在這樣高基數的情況下出現回落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現在的信貸的投放已經從過去的年度管理變成了現在的月度、額度管理。”秦虹判斷,下半年整體的信貸環境會好于上半年。
沿海集團執行總裁陳昕也對于未來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雖然短期存在下行,但是城鎮化進程、人口增長和遷移等因素持續推動房地產發展,行業前景并無太大問題,再加上房企在此期間的積極應對,后市看好。”
另外,秦虹表示,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一些調整政策,也有利于市場的恢復。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GDP增長7.4%,盛來運稱,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下半年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北京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永祥介紹,一方面,是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市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且高層已經定調分類調控,在此背景下,下半年或將迎來限購等政策調整潮。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經有十多個城市出臺政策,直接或間接地救市。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