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2016年建全國統一碳市場 金融機構忙入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建立全國碳市場,市場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我們看好碳交易。”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 2020年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



         “建立全國碳市場,市場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我們看好碳交易。”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

          2020年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6年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近日,來自官方的表態不斷傳出,對碳市場無疑是一種利好。

          隨著碳市場逐步走向規模化,金融機構的關注度也逐步升溫。

          北京環境交易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國九條”,提出“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工具”,很多金融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金融從業人士都對碳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日前公開表示,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計劃于2016年試運行,配額由國家統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場,未入場省市仍須完成分配的總量目標。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內政策和履約處蔣兆理處長在天津的一個會議上表示,中國的全國性碳市場到2020年將覆蓋30億~40億噸的碳排放,約占中國總排放的40%。

          國家發展改革委預計到2020年,每年碳排放許可的期貨市場價值達到600億~4000億元,另外市場價值更小的現貨市場達到10億~80億元。

          去年以來,中國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湖北、重慶、天津共7個省市展開碳交易試點,成交量1100多萬噸二氧化碳,成交額超過5億元。交易價格每噸從20元到70元。

          試點以來,市場流動性缺乏一直是一個難題。對于交易所來說,希望有一些金融機構進入來增加交易的規模,帶動市場的流動性,但對于機構來說,因為缺乏風險對沖,更多的處于觀望的狀態。

          前述券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他所在的機構自碳交易試點開始,就以交易商的角色參與交易。但目前金融機構參與交易的還比較少。

          總結過去一年,該人士表示,現在流動性稍微好一點,愿意參與的機構也多了,但是整體來說國內碳市場還是屬于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

          在他看來,想要提高流動性,還是要看企業交易觀念,不能等到履約的最后一刻才交易。

         “之后想要有更多的金融機構進來,需要有更多的品種,至少期貨或者遠期市場要推出來。”該券商人士表示。

          上述北京環交所人士也告訴記者,環交所內部很早就已經啟動基于碳配額的金融產品的研究工作,同時也與銀行、證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機構探討碳債券、碳抵押、碳基金、碳資產委托管理等金融產品的開發事宜。

          但與此同時,上述負責人還強調,也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首先在入場條件上設置一定門檻,有限引進資質良好的機構;另外,對場內的交易行為也要嚴格監管,對違規行為也要嚴肅處理。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