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發展面臨諸多矛盾的背景下,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
昨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作出如上表述。
《意見》明確要進一步開發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
國家發改委一名人士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從《意見》看,眼下最應該關注的是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構建綜合交通能讓大量物資和要素流動起來,對經濟拉動和結構改善立竿見影。”
著重強調“海、陸、空”的聯動和銜接,“綜合”和“立體”是《意見》規劃的最大亮點之一。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名人士均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情況下,加大基建投資有利于經濟的短期企穩。同時,鐵路、公路、港口等公共基礎設施不同于其他投資,不存在過剩等未來隱患,又能為經濟的轉型換位提供條件。
今年年初,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和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就將著力發展目前較為落后的中西部交通列為年度工作重點,這其中也包含大部分長江水道地區。
鐵總人士昨日對本報稱,今年國家支持的鐵路項目80%集中在中西部,未來幾年內,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隨著東部鐵路網絡的完善和國家戰略的調整,鐵路更廣闊的空間將轉移到中西部。
《意見》提出,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鐵路和上海經杭州、南昌、長沙、貴陽至昆明的滬昆高速鐵路,連通南北高速鐵路和快速鐵路,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
此外,改擴建沿江大能力普通鐵路,規劃建設衢州至麗江鐵路,提升滬昆鐵路既有運能,形成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客貨共線的普通鐵路網。
不僅如此,《意見》要求建設高等級廣覆蓋公路網,要建成連通重點區域、中心城市、主要港口和重要邊境口岸的高速公路網絡。
與此同時,《意見》提出要加強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強化重慶、成都、昆明、貴陽、長沙、武漢、南京、杭州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發揮南昌、合肥、寧波、無錫等干線機場作用,推進支線機場建設,形成長江上、中、下游機場群。
前述國家發改委人士稱,《意見》提出按照“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要求,加強水運、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機銜接,建設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運系統。
8、9月份的宏觀數據讓剛剛企穩的中國經濟再度面臨下行壓力。
多名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要完成今年的任務,加大投資是首選。其中,基建托底穩增長看來已成下半年主旋律。
一位外資銀行分析師對本報記者稱,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在新的產業未能完全取代舊有產業期間,中央仍然會繼續以刺激投資為支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也認為,目前投資開始轉向平穩,很多基建項目經過上半年準備期后,下半年也將進入開工活躍期,保就業成效顯著,同時也帶動了消費平穩增長,出口形勢在低位回升。因此,全年經濟仍會是7.5%左右的穩定態勢,不會出現大的偏離。
附表 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網建設情況及發展目標
指標 1978年 2013年 2020年
一、內河航道里程(萬公里) 8.9 8.9 8.9
高等級航道里程(萬公里) 0.23 0.67 1.2
二、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1.4 2.96 4
高速鐵路里程(萬公里) 0 0.4 0.9
復線率(%) 11.9 49.8 60.7
電化率(%) 2.7 69.7 88.5
三、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 35 188.8 200
國家高速公路里程(萬公里) 0 3.2 4.2
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 — 97.9 100
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 — 84.7 100
四、輸油(氣)管道里程(萬公里) 0.06 4.4 7.0
五、城市軌道交通營業里程(公里) 0 1089 3600
六、民用運輸機場數(個) 20 74 100
七、長江干線過江橋梁(含隧道)數(座) — 89 180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