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地方招商優惠過濫 國務院狠招清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為期4個月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規范清理工作,即將在各地展開。 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招商中優惠政策這一法寶將受到約束,而企業享受

          為期4個月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規范清理工作,即將在各地展開。

          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招商中優惠政策這一法寶將受到約束,而企業享受的招商政策也將被清理或規范。

          12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稱,近年來,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些地區和部門對特定企業及其投資者(或管理者)等,在稅收、非稅等收入和財政支出等方面實施了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投資增長和產業集聚。但是,一些稅收等優惠政策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甚至可能違反我國對外承諾,引發國際貿易摩擦。

          因此,下發該文件的目的是“嚴肅財經紀律,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泛濫的優惠政策

          某東部省份招商人士告訴記者,各地在招商引資時,稅收等優惠政策比拼得很厲害。

          他舉例稱,一個投資五六千萬元的項目,在東部發達城市僅土地就需要投資1000萬元,而中西部欠發達地方為了吸引項目入駐,常常把土地白送給企業。更為關鍵的是,企業可以將獲得的土地拿到銀行抵押貸款,這使得企業投資成本大大降低,土地等優惠政策也因此被企業看重。

          一些企業也摸準地方招商引資脈門,常常以優惠政策“要挾”地方政府。

          安徽省某地財政局副局長稱,新入駐企業均要求比照享受某一區域性優惠政策,折算成真金白銀后,由當地財政資金予以獎補。在此背景下,好企業“比武招親”,各地“彩禮”的多寡是唯一的談判籌碼。

          在政府給予企業稅收等優惠政策到期之后,一些企業或高管以企業搬離為籌碼,換來政策展期或其他附加條件。“某金融機構高管團隊在已經享受5年個人所得稅獎勵后,仍然要求繼續享受,迫于現實原因,地方財政只得應允。”上述副局長表示。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朱為群對記者介紹,地方設立稅收等優惠政策主要是為了招商引資。

          稅收等優惠政策分三種:第一種是所得稅等稅收優惠,通過不收或少收稅來施行優惠政策;第二種是非稅收入優惠政策,比如以優惠價格或零地價出讓土地;第三種則是財政支出,包括給予企業電價水價優惠、財政獎勵或補貼等。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表示,目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優惠政策過多過濫。據統計,已經出臺實施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共有30項,還有一些正在申請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項目。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和財稅部門執法不嚴,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制造“稅收洼地”,嚴重影響了國家稅制規范和市場公平競爭,必須下大力氣清理整頓。

          朱為群表示,稅收優惠損害了個稅公平,破壞了稅制。另外,過濫的稅收等優惠政策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破壞了統一市場。一些優惠政策只是行政機構或少數幾個行政官員說了算,也可能滋生腐敗。

          在財經紀律越來越嚴的背景下,明目張膽式的減稅、免稅和緩繳已不是主流,而被“先繳后補”、“等額獎勵”等形式的財政優惠政策替代,這導致地方政府收上來的錢變成了“紙上財富”。

          “現在經濟不好,財政收入增幅壓力很大,這邊收不上來,那邊大幅放水,所以要堵漏洞。這也是此次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很重要的原因,即防止財政收入大幅下滑。”朱為群稱。


          清理出狠招

          雖然《通知》的文字不到3000字,但在規范和清理稅收等優惠政策上重拳頻出。

          《通知》稱,除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政策法規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

          在非稅收入優惠政策方面,《通知》提出四個“嚴”,其中尤其提出,嚴禁企業以優惠價格或零地價出讓土地。

          同樣針對土地優惠政策,《通知》規定,對違法違規制定與企業及其投資者(或管理者)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財政獎勵或補貼,以代繳或給予補貼等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堅決予以取消。另外,對電價水價優惠、財政獎勵等其他財政優惠政策要逐步加以規范。

          除了上述規范稅收優惠政策舉措,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要開展一次專項清理。清理重點是全面梳理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協議、備忘錄、會議等文件,對違反法律法規的優惠政策一律停止執行,而沒有法律法規障礙的需報財政部審核。

          根據《通知》,清理截止時間為2015年3月底。這意味著,清理結果四個月內將由省市和部門匯報給財政部。

          此外,《通知》專辟一章談建立健全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長效機制。

          具體來看,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成為當地稅收等優惠政策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這一管理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作為提拔任用、管理監督的重要依據。

          對違反規定出臺或繼續實施稅收等優惠政策的地區或部門,相關主要負責人將被追責,并給予相應紀律處分。

          前述政府招商人士稱,這讓地方官員清理稅收等優惠政策變得很有壓力。

          朱為群對記者稱,問責很好,但力度到底有多大、怎么問責都需要更細化。

          此外,《通知》還出一狠招:對違反規定出臺或繼續實施稅收等優惠政策的地區和部門,中央財政按照稅收等優惠額度的一定比例扣減對該地區的稅收返還或轉移支付。

          上述招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地方招商主要目的是開辟稅源,而中央對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不力地區直接扣減稅收返還或轉移支付,則直接動了地方政府的奶酪。

          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會否影響地方政府招商?上述人士表示,短期來看,這讓自己的工作很難做,但長期來看,政策規范后,企業落戶將真正根據地方資源、地理等優勢作為判斷,“這才是真正讓市場配置資源”。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