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瑞士達沃斯論壇表示,中國央行一直在盡力保證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要過量,但來自海外資金流入仍然在不斷改變中國的流動性,這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影響,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中國股市。但他相信中國股市更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中國經濟增速依然相對較高。
以下為部分演講內容:
中國與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的一些憂慮體現(xiàn)在三點:第一是地緣政治;第二是大宗商品價格;第三是量化寬松。去年夏日,很多新興市場看到不尋常的資本流入,這被看成經濟不確定性和經濟波動的源頭。
中國可能面臨全球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影響。
10到15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發(fā)生時,中國金融市場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波動,但現(xiàn)在中國市場和全球金融市場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滬港通就是一個例子。
銀行間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密,中國市場變得更為開放。
原油:
油價下跌“利好”中國GDP:油價下跌對中國有益,因中國是原油進口大國。
中國希望看到可持續(xù)的原油供需面。中國希望能源價格穩(wěn)定、合理。
中國擔心低油價可能打壓對新能源的使用。
股市:
中國央行一直在盡力保證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要過量,但來自海外資金流入仍然在不斷改變中國的流動性,這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影響,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中國股市。
相信中國股市更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貨幣政策:
中國將確保穩(wěn)定的貨幣供應。
貨幣政策為結構性政策創(chuàng)造空間。
樓市:
部分中國城市存在房地產過剩。
很難出具體政策穩(wěn)定樓市。
經濟前景:
中國經濟增速依然相對較高。
全國人大將討論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以及通貨膨脹率等問題,中國全國人大將在3月討論更低一些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也用“新常態(tài)”來形容經濟,因為世界經濟發(fā)展越來越不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太快不利經濟結構轉型,因此,“我們愿意用更低的經濟發(fā)展來換取更扎實的經濟結構改革”。
總體來說,央行相信中國經濟在重視經濟轉型的同時,仍然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高增長率。他對中國經濟增長表示樂觀。不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模式需要改變,長期來說是好事。“如果政府過度追求GDP增長,就會推遲必要的機構改革,GDP增長稍微放緩,機構改革力度就會增大。
點擊次數(shù):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