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潤滑油的基本概念
依據習慣,把通過物理蒸餾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的基礎油稱為礦物油,加工流程是在原油提煉過程中,在分餾出有用的輕物質后,殘留的塔底油再經提煉而成(稱為老三套(溶劑精制、酮苯脫蠟、白土補充精制))。其主要兩個步驟是溶劑精制去除芳烴等非理想組分和溶劑脫蠟以保證基礎油的低溫流動性。生產過程基本以物理過程為主,不改變烴類結構,生產的基礎油取決于原料中理想組分的含量與性質;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所含的雜質清除干凈,因此流動點較高,不適合寒帶作業使用;因此,礦物油類基礎油在性質上受到一定限制。 ?礦物油以遠古動物殘骸為載體,吸取了天地之精華后,又奉獻給大自然的一種可供人類使用的物質。
AC潤滑油的特性
??它的直觀表象為:亮澤、鮮艷、能與人類自然親近無傷害性;內在潛質為:有燃燒欲望、有爆發力、和相融的有機質結合會成為具震撼力的物質。
AC潤滑油的成分
??礦物油主要是含有碳原子數比較少的烴類物質,多的有幾十個碳原子,多數是不飽和烴,即含有碳碳雙鍵或是叁鍵的烴。
提煉方法
??礦物油是取原油中250~400℃的輕質潤滑油餾分,經酸堿精制、水洗、干燥、白土吸附、加抗氧劑等工序制得。用石蠟基原油時還應脫蠟。為降低絕緣油的凝固點,可加入適量的降凝劑。取原油中不同餾分油,并控制精制中硫酸的濃度、用量、作用時間及其他有關工藝,可得到用途不同的變壓器油、電容器油、電纜油、開關油等。也可用溶劑精制或溶劑精制結合加氫精制代替酸堿精制。礦物油應控制適當的精制深度。精制不足不能除去油中有害雜質;而過度精制則會過多地除去油中所含天然抗氧劑及芳香烴成分,降低其穩定性和吸氣性,這對電纜油和電容器油尤有影響。對于開關油為了提高其滅弧能力,應盡量減少油中芳香烴含量。
合成油的性質
??合成油是通過化學合成或精煉加工的方法獲得的,其工藝復雜,煉制成本高昂,擁有礦物油不可比擬的優勢:合成油的黏度指數更高,所以黏溫特性更好,高溫時潤滑更充足,低溫下流動性好(室溫條件下外觀感覺比同級別礦物油稀)。同時用合成油調配的機油抗氧化性更強,大大地延長了換油周期,雖然在機油上增加了投入,但減少了更換機油和濾清器的次數。合成油因其蒸發損失小,所以機油消耗低,減少了添加機油的繁瑣,并且能更好地保護三元催化器等昂貴的廢氣控制系統部件。此外,合成油適應更高負荷的發動機,還擁有更強的抗高溫抗剪切能力,在發動機高速運轉下,機油也不會損失黏度,對發動機的保護更全面。 合成型基礎油來自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繁復的化學反應(費托合成技術,即 GTL 技術)才煉制成大分子組成的基礎油。在本質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較好的成分,加以化學反應并透過人為控 制達到預期的分子形態,其分子排列整齊,抵抗外來變數的能力自然很強,因此合成油品質較好,其對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黏度變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礦物油強得多。
網友評價 共0條 [查看全部]